【普创分享】当前农民咨询最多的与施肥有关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4/08/12]  浏览量:1606

一.作物发生“僵苗”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僵苗”俗称“小老苗”,就是栽下的苗子长时间不死但也不长,以后即便生长,速度也很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前茬作物施肥量过大或当季作物基肥种肥用量过大,造成土壤盐分的积累,栽下苗后,盐分虽不能至苗子死亡,但新根也不能形成和生长,由于没有新根,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不足,所以苗子不长而形成僵苗。改进办法,肥料使用量要适宜,不能过量太多。二是土壤过于粘重紧实。有些大棚的建立,是以把熟土推出来做挡风墙,在生土种植为基础;有些大棚是在崖头下面建立,土层几乎全部为生土。如种植土壤过于紧实,土壤的通透性很差,而大棚种植的作物大多数为需氧量大的作物,过于紧实的土壤含氧量低,致使作物新根难以形成,从而引起了“小老苗”的发生。改进办法:大棚种植土不要过分粘重,如粘重,应加大有机肥的用量或从其他地方运来砂土以砂掺粘的办法来解决。三是某些作物调节剂的危害,特别是除草剂。大棚内受到某些调节剂的污染,有时这些污染很难被察觉。例如周围有用除草剂的,风会影响;有时可能所使用水受到污染。而有些作物对某种调节剂很敏感,一旦受害,作物的长势减弱,从而形成了“小老苗”。注意方法:一定要注意调节剂的使用,包括周围的使用情况。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二.有些作物果实为什么出现“空心”?

有些作物的果实如西红柿、甜椒等有时会出现果实空心现象,即皮很薄,皮里面几乎没有其他物质,从而严重影响产量。从目前情况看,造成果实空心原因有二:一是冬季浇水的温度过低(低于10摄氏度),造成作物根的损伤,会发生空心现象。二是氮磷钾肥施用不当,如连续施用硝酸钾也会造成果实空心。改进办法:冬季浇水温度不能过低,如用室外的地表水,应提前把水引到棚内,温度提高后再浇;二是氮磷钾的比例要适当,结果期施用的氮磷钾比例为1:0.5:1左右为宜,不要偏施一种或两种元素,而忽视另一种元素的施用。

三.有些作物为什么“裂果”?

裂果是指果实裂开,使作物产品品质受影响。有些作物出现“裂果”现象是作物的一种生理现象,既是必然要发生的。如西红柿、大桃、樱桃等。但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到裂果发生程度,一些不易发生裂果的作物出现裂果,也与外界条件有关,如过多的使用了调节剂、浇水过勤、氮肥用量过大等。防治办法:首先选择不易裂果的作物品种,控制土壤或环境水分过多,适量施用氮肥,叶面喷施利于气孔扩张的物质。

四.有些地块浇水后为什么会出现“血斑”?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有些地块,如大姜、西瓜,浇水后在一些低洼积水处干后,地表形成一些深红色的物质,似血斑。这主要是化肥用量,特别是磷钾肥用量过多造成的。现在施用的磷肥以磷酸一铵、二铵为主,复合肥中的磷也以这两种肥为主,肥料的铵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另一部分损失,就留下了大量的磷酸根,使土壤变酸;施用的钾肥以硫酸钾为主,复合肥中的钾也是这种成分,钾被作物吸收,剩余的硫酸根也会使土壤变酸。土壤酸性的增强,又增加了土壤一些变色元素的溶解量,并通过水分蒸发把下层运送到地表,并在地洼处积累。这些有色的物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是无色物,而当水分蒸干后被空气氧化又变为有色物质,形成“血斑”。防治办法:如有条件最好取一下地里的土化验一下养分含量,重点查一下速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如过高则可暂不施用。如不能化验土,肥料的总用量要比以前稍低一下,特别是含磷的肥料可少用一些,因为作物在吸收氮磷钾养分上,对磷的需要量最少,磷又易在土壤中保存,所以这样的地块可能短时间内不缺磷。

五.有些地块为什么长“青苔”?

有些地块,如露天瓜菜,果园内地表长“青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过大,因为“青苔”生长的基本条件就是环境内有过量的水分;而有机肥浅施也为“青苔”提供了能源而加速了“青苔”的生长。解决方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浇水量不要过大,次数不要过勤;有机肥尽可能深施一点;只要有条件,要及时对“青苔”进行划锄,打破青苔层,有利于空气的交流,避免“青苔”层隔水隔气,又多消耗了氧气,造成作物生长缓慢的现象发生。

六.有些肥料用后为什么长时间不破碎?

有些肥料,像目前施用的颗粒状的氰氨化钙(又称石灰氮),一些低浓度的混合肥,有机无机混合肥,控释肥,在作物播种时或前期追肥施,但当作物收获时,刨出来的肥料却没有破碎,是不是假冒伪劣肥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引起。肥料施于土壤易不易于破碎,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一是肥料自身。有些肥料含有较多的钙,钙的化合物较难破碎。二是土壤因素。含钙量高的土壤,一般呈碱性反应,这对含钙高的肥料破碎不利。一般来讲,只要不是假冒伪劣肥料,破碎不破碎并不影响肥效,因为肥料中的有效成分都是易溶于水的,表面上看,肥料还是原来的样子,但内部的有效成分已随水溶解被作物吸收利用了。如果施用的肥料不破碎,并且产量同往年比或同相邻户比低很多,就应拿出留有的样品去有关部门进行一下化验,看养分是否达标。控释肥料由于外膜是由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组成,所以表面上看上去颗粒没有破碎,但留下的颗粒只是一个外壳,一攥即碎,壳里面也没有其他物质,这是正常现象。

七.为什么有些作物施肥还不如不施肥?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有些作物,主要是拱棚西瓜,到了该追肥时,追上肥却表现为叶色发黄,叶片增厚,生长速度放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养分含量过高,施上的肥料不起营养作用,而起毒害作用了。改进办法:前期或前茬作物用肥量要适宜,不能过大。如到了追肥时,可以少追磷钾肥,适量施一点氮肥,因为前期施用的肥料,磷钾肥易在土壤中积累,氮肥不易积累,要缺肥可能只是氮缺一点。最好能用正规的方法测一下土,重点测一下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哪一种含量过高则应控制用量。

八.“面包蒜”是怎样形成的?

最近几年,有些农户收获后的大蒜只有皮没有瓣,晾干后很暄,蒜农们给它起名叫“面包蒜”。形成面包蒜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施肥引起的。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大蒜的整个生育过程中,每次施肥都过量,包括有机肥,化肥氮、磷、钾及冲施肥。二是前期不过量,但到了后期施用了过量的氮肥,也会造成“面包蒜”的发生。改进办法:整个生育期要控制肥料的大量投入,一般地块,在亩用有机肥6000—8000斤的基础上,每亩的纯氮化肥用量控制在35—45斤之间,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以1:0.6:0.8左右为宜。后期一定不要过量的追施氮肥。

九.芸豆结果期间追施尿素为什么结果量减少?

芸豆为豆科作物,生长中期其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素可以通过自身的固氮作用提供一大部分,这时如施用了较多的氮肥,加之自身的固氮,体内氮含量增多,大量的氮会促使作物的营养生长,即快速的长茎长叶,而影响到生殖生长,即开花结果。所以豆科作物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在生长前期,由于固氮能力小可适当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当形成固氮的根瘤时,氮肥的用量要控制。一般情况,豆科作物追肥的氮磷钾比例可在1:1.2:1.5左右,每次每亩总养分的投入量控制在20斤左右。




【技术连接:www.cctv-07.com
  
普创仪器——农业仪器专家!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风东街239号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电话:0536-8863618
【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平台公众号:nkypcyq
上一篇:   【普创分享】主要种植作物的施肥...           下一篇:   【普创分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Copyright(C)2012-2014 All Rrights Resvered 版权所有:山东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管理登录
联系电话:0536-8260056       备案号:鲁ICP备170553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