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施肥上,要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一.科学地选用肥料的品种。到底施什么肥为好,要看具体的施用条件,那么具体要考虑哪些条件呢?
(一)土壤条件。肥料施于土壤,而作物又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所以,选用什么样的肥料,应首先考虑土壤条件。
一是要考虑土壤的养分含量状况,做到土壤缺什么施什么。如何了解土壤缺什么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测土,施肥前取土化验一下土壤中的有关养分,土壤养分状况便可一目了然。但目前情况下,大部分农户还不具备化验条件,如何通过直观的方式能大体了解一下土壤缺什么呢?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解决:一是对上季或前几季作物的施肥状况进行总结。目前一般地块要施用氮、磷、钾、锌、硼肥。如果某种养分从未施用过或用量很少,下季作物就应考虑增加施用量。二是及时对田间作物的长势进行观察。在作物的生长期间,要经常在田间观察作物生长是否正常,不正常的话是否与缺素有关,缺少哪种元素时就施哪种元素。三是注意考察施肥后的效果。每次施肥后,特别是新品种,要考虑作物的生长状况,观其肥料的效果如何。要记录一季作物的施肥情况,收获后进行计产,同往年比较增产效果,找出增产效果明显的肥料品种。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二是要考虑土壤的砂粘程度。我们所耕种的土壤,有些属粘土,有些属砂土,有些属壤土。不同砂粘度的土壤,决定于土壤的风化程度,也决定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多少。粘性土风化程度深,矿物分解的较彻底,因此各种有效养分释放多,但由于速效磷在风化程度深的土壤中易于被其他矿物质所固定,所以粘质土应重视磷的施用,其他肥料相对可以少施。而砂质土分解程度差,有效养分含量低,所以各种养分相应多施一点。另外砂粘度还决定了土壤宜耕作性能,砂质土易耕作,但也易漏水漏肥,粘质土不易耕作,但保肥保水能力强。所以粘质土中缺少的是大颗粒的砂粒成份,而砂质缺的是粘粒成份。我们目前大量施用的有机肥,一般为畜禽的排泄物,而垫料的物质有垫砂的,有垫粘土的,有垫秸秆的。选有机肥时,如土壤为粘性,则首选垫砂的,砂性土则选垫粘土的。这样大量有机肥的施用,不但可为作物提供养分,还可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易于土壤耕作和提高保肥保水能力。
三是要考虑土壤的酸碱性。碱性土壤宜用酸性肥,酸性土宜用碱性肥。土壤的酸碱性,在大的范围内是由降水而决定的,降雨量大的地区由于雨水淋失了土壤的碱性物质,所以土壤呈酸性反应。而降雨少的土壤多呈碱性反应。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如我们潍坊市,不同地区降雨量相差不大,所以雨量多少对土壤的酸碱反应影响较小,而形成土壤的母层性质对土壤的酸碱性起了主导作用。酸性岩主要是花岗岩形成的土壤多是酸性,南部地区多有分布。基性岩---主要是玄武岩形成的土壤多为中性,中部地区分布较多。而沉积岩----主要有砂页岩和石灰岩。砂页岩形成的土壤为中性或微碱性。而石灰岩形成的土壤多为微碱性。北部沿海地区受海水的影响,土壤呈碱性。
(二)作物条件。选择什么样的肥料品种还应考虑作物的需肥特性。对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而言,主要考虑作物对其的需要量,而中微量元素优先考虑的是这种作物对这种元素的敏感程度。叶菜类作物需氮量大;豆科作物、越冬类作物需磷量大;瓜、果、茄果类蔬菜类需钾量大;果树、茄果类蔬菜需较多的钙,果树、西红柿对钙敏感;玉米、果树对锌敏感;地瓜、花生、棉花、瓜、果、菜对硼敏感。除了考虑到作物的需肥量外,选择肥料还要考虑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特性。各种作物一般在苗期对各种养分比较敏感,所以要施足基肥,而基肥用量不足时,追肥要尽量早追。作物生长期长的作物,早期追施氮肥,促作物快长;中期追含氮、磷、钾的肥料,各种养分均得到补充,后期一般作物多追点氮钾肥,氮肥拿产量,钾肥提高品质。但对于产品品质要求比较高的作物,如果树、大姜、大蒜等,后期应以钾为主,磷为辅,少施氮,以免过多的氮造成品质的下降。
(三)施用方法。具体施用肥料的过程称为施用方法,大的方面有基肥、种肥、追肥三种方法。不同的施用方法中又有不同施用方式之分。如同为基肥,撒地耕翻为一种方式,起畦后撒施畦内旋耕又是一种方式,也可畦内用机具划施。由于肥料体积大小不同,养分种类不同,养分的特性不同,所以不用施用方法选择的肥料品种也是不一样的。
基肥:前茬作物收获后,随着土壤耕作为下茬作物所施用的肥料叫做基肥。基肥施用起来比较方便,又能满足作物苗期对各养分的要求,所以基肥施用的肥料以养分相对含量全面、体积大小要求不高的肥料为主,如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均可做基肥用。
种肥:随播种或栽苗所施用的肥料称为种肥。作种肥的肥料,一是要求对种子或苗子的毒害程度要小,二是种肥用量小,养分含量要高一些的肥料。如有机肥一般用腐熟的饼肥或煮熟的大豆,化肥用高浓度的硫酸钾复合肥等。
追肥: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大田作物以追氮肥为主,现在常用的氮肥品种为碳铵和尿素。如能挖坑挖沟施用,两种肥料均可;如果不覆土施,只能结合浇水施则用尿素。如作物根部的吸收能力弱,可使用叶面喷肥的方法。前期可喷一些中微量肥料;后期可喷氮、磷、钾肥;作物受损后可喷一些有营养功能的调节剂或肥料。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四)肥料的价格。施肥要讲究效率,在获得相同产量的情况下当然所施用的肥料越便宜越好。如何衡量一种肥料比另一种是否更便宜,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所施用的肥料所起作用的部分,是肥料中纯养分,而不是肥料自身的重量。所以衡量肥料的贵贱是以肥料中纯养分价格的高低为标准。假设买100斤尿素92元钱,尿素中的纯氮含量为46%,每斤纯氮的价格为2元;买100斤碳铵25元,碳铵的含氮量为17%,则每斤纯氮的价格为1.5元;两者相比,作用相同的一斤纯氮,施碳铵比施尿素便宜0.5元,按一亩地一次用20斤氮素,则可节省10元钱。再如氯化钾和硫酸钾,买100斤氯化钾175元,氯化钾含有效钾60%,每斤有效钾的价格为3.0元;买100斤硫酸钾225元,其中有效钾含量为50%,则每斤有效钾的价格为4.5元,很显然,每施用一斤有效钾,氯化钾比硫酸钾节省1.5元,如一亩地用20斤有效钾,即可节省30元,所以能用氯化钾的作物而不用硫酸钾,节省的成本显而易见。一般来讲,两种单质肥比纯养分的价格,即可用以上计算方法来获得,即用买100斤肥料的价格除以养分中纯养分的含量,得出每斤纯养分的价格即可。而对于复合肥,可把肥料中的一种或两种养分先固定一个值,用买100斤肥料的钱减去这一种或两种养分的钱,剩下的部分用最后一种养分的含量去除,则得一个数值,哪个数值大说明哪种肥料贵。如一铵和二铵复合肥,买100斤一铵160元,含氮11%,含有效磷44%;买100斤二铵220元,含氮18%,含有效磷46%。两种肥料都含有氮,给出每斤氮的价格为2元,一铵的氮价格11×2=22元,二铵氮价格18×2=36元。一铵每斤有效磷的价格(160元—22元)÷44=3.1元。二铵则为(220-36)÷46=4元,显然用一铵比用二铵便宜。再如同为硫酸钾三元复合肥,总含量为40%(15-15-10)买100斤180元,而总含量为45%(15-15-15)200元,哪一种更便宜一些,先固定每斤纯氮2元,每斤有效磷4元。总含量为40%的为:(180-15×2-15×4)÷10=9,每斤有效钾价格为9元,总量45%的为:(200-15×2-15×4)÷15=8元,即每斤有效钾的价格为8元。选用总含量45%的便宜一些。按照目前市场的常用肥料的价格来推算,有如下规律,最常用的两种氮肥,碳铵和尿素。按每种纯养分的价格,施用碳铵略便宜于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目前常作为磷肥用,用一铵比用二铵便宜。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氯化钾比硫酸钾便宜的多。三是复合肥,高浓度的要比低浓度的便宜,硫酸钾复合肥中养分量相同的情况,有效钾的含量越高越便宜,因为在氮磷钾肥料中,硫酸钾的价格最高,其次是磷,氮最便宜。氯化钾复合肥磷钾含量越高越便宜一些。用单质肥或二元复合肥掺混起来施,比施含量相同的三元复合肥便宜。下面是几种主要单质肥、二元复合肥配制三元混合肥的用量及配好后的氮磷钾含量。
尿素(斤) 二铵(斤) 硫酸钾(斤) 配制后的养分含量
33 33 34 21-16-17
20 32 30 15-15-15
35 21 20 20-10-10
25 35 20 18-17-10
10 32 40 10-15-20
31 20 36 18-9-18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有人可能要问,这样配出来的肥料成分是否与市场卖的复合肥的成分一致。就目前所知,我们国家大部分复合肥企业生产复合肥的原料主要为尿素、一铵、二铵、氯化钾和硫酸钾,成分上没有多大区别,区别最大的可能是复合肥中的各种成分混合均一,而掺混肥的成分均匀程度有差异,但只要使用时混匀即可。有些人会问,一些复合肥中标有含一定的硝态氮,掺混肥中却没有硝态氮。这一点也好办,在掺混肥料时,少用几斤尿素,加几斤硝酸铵或少用几斤硫酸钾,加几斤硝酸钾,你所配制的肥料就会有硝态氮了。
用尿素、二铵、硫酸钾配制不同氮、磷、钾比例掺混肥的比例是:先用含磷量、定二铵的量,用了多少斤二铵,按二铵含氮18%,计算出二铵提供的氮量,用总氮量减掉二铵的含氮量,再除以尿素的含氮量(46%)即可。含钾量除以50%(硫酸钾含有效量)。当前经济作物冲施肥的用量很大,而单质肥和某些二元复合肥也可作为冲施肥用。为保证施用安全和施用均匀,用前可先把某种肥用水溶解后再把几种溶解物用一容器混匀,在浇水的过程中均匀施于水中,这便是一种很好的液体冲施肥,有些液体冲施肥也是这样生产的。下面提供一些常用肥料在水中的溶解量,供施用时参考。
化肥种类 溶解性(斤/100斤水) 化肥种类 溶解性(斤/100斤水)
硝酸铵 118 硝酸钾 13
硝酸钙 134 硫酸钾 8
磷酸一铵 43 磷酸二铵 25
尿素 67 硫酸镁 85
磷酸二氢钾 25 硫酸锌 70
硼砂 3 硼酸 5
用水溶解固体肥料作为冲肥施用,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混合后肥料用量要适中,一般一亩地不要超过60斤复合肥养分量(15-15-15),即总养分量27斤。二是中微量元素一般单独冲施,不要和氮磷钾肥混合冲施,以免发生沉淀。每亩用量硝酸钙30斤,硫酸镁20斤,硫酸锌1-2斤,硼酸0.5-1斤。三是溶解后的肥料混合后要立即施用。
二.如何科学地确定肥料的用量
(一)确定肥料用量应考虑的条件。虽然作物的产量与养分供应关系密切,但作物的产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确定肥料的用量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肥料用量的确定要考虑如下条件:
1.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作物所必需的养分主要来自于土壤,当土壤供应不足时,才由施肥来解决。所以施与不施,要施,施多少均由土壤养分的含量多少所决定。而要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状况,要通过测土来解决。
2.作物的需肥特性。不同的作物对不同的养分含量多少要求不一,对养分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所以要准确确定肥料的用量,要考虑作物的需肥特性。
3.作物产品和肥料的价格。当施肥还能增产时,增加的产量的价格与肥料的价格有很大关系。即施肥还能够本就可以再多一点,如果不够本了,即便还能增加点产量,也没有多施的必要。
(二)确定肥料用量的方法。根据确定肥料用量的有关数据的来源不同,确定肥料用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测土配方法。根据作物的需要量,土壤的供给量,肥料的利用率而求得。二是田间试验法。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而获得。由于当前测土技术还没有得到大面积应用,所以下面主要介绍田间试验法。
1.有机肥用量的确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施用有机肥是保证地力常新的一项主要措施。所以有机肥用量的确定,必须要保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降低或略有提高为前提。大田作物土杂肥每年每亩用量要在4000—6000斤之间。低产田低一些,高产田高一些。果树、露天瓜菜类作物每年每亩的用量在8000—12000斤。大棚作物要在15000—25000斤,新大棚用量大些,老大棚用量少些。
2.大量元素化肥氮磷钾用量的确定。氮磷钾是作物吸收量最大的矿质元素,又是土壤中含量相对较低的元素,在目前情况下,要保证作物高产优质,氮磷钾肥料必须施用合理。
(1)先确定作物的产量水平。在一定的区域内,某一种作物的地力水平比较一致的土块产量相对一致,而且年与年之间相差不大。根据这一点就可在作物播种前大体估算出本季作物的产量水平,即目标产量。一般可以前三年产量最高的一年为目标产量,也可以前三年的平均产量再增加5%--10%为目标产量。
(2)以目标产量确定氮肥的用量。目标产量确定后,再来定氮。因为氮素的有关特性决定了土壤中氮素含量相对较低,保证氮肥用量就保证了作物的大部分产量。而且同一种作物体内的氮素含量差异不大,生产每百斤经济作物的需氮量我们可通过实验获得。所以确定了产量后即可定氮。如每生产一百斤小麦籽粒需施纯氮3.5—4.0斤,需氮量有一个范围,那么什么情况下该用3.5斤或3.7斤或4.0斤呢。一般情况,产量较高用小值,产量较低用大值。这是因为高产情况下,地力水平高,肥料的利用率高,获得单位重量的产量需肥量要小一些。而低产地块却相反。如我们制定的目标小麦产量为亩产1000斤,属于中产水平,用中间值3.75斤,到需纯氮37.5斤,相对于施用尿素(含氮46%)约82斤,这样就可确定出氮素化肥的用量。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3)以氮定磷钾。当氮素化肥用量确定后,再以氮确定磷钾量。通过实验在同一种作物上,同一地力水平下,作物所需的氮磷钾有一个比较适合的比例,通过这一比例就可确定出所要施用磷和钾的量。如上一例,亩产1000斤小麦籽粒需施氮37.5斤,小麦生产上适宜的氮磷钾比(N: P2O5: K2O)为1:0.5:0.5。则需施磷(P2O5)18.75斤,相当于二铵40斤,施钾(K2O)18.75斤,相对于氯化钾(含K2O 60%)31斤。这样就可确定出需施磷和钾的量。表中主要作物氮、磷、钾的用量。
项目 作物 | 施氮范围
(斤/亩) | 氮钾比例 | 施钾范围
(斤/亩) | 施钾范围
(斤/亩) |
粮食作物 | 30—45 | 1:0.5:0.5 | 15—23 | 15—23 |
豆科作物 | 10—20 | 1:1.5:1 | 15—25 | 10—20 |
露天瓜菜 | 40—70 | 1:0.6:0.8 | 25—50 | 30—50 |
果树 | 50—70 | 1:0.6:1 | 30—40 | 50—70 |
大棚瓜菜 | 80—120 | 1:0.6:0.8 | 40—60 | 60—100 |
注:以上有关数据,仅为总结某一区域的施肥经验而获得,未经严格的试验示范,所以仅供参考。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4)中微量元素肥料要因缺补缺,控制用量。中微量元素作物需要量小,而且有些地块不缺乏或缺乏量不严重,所以缺乏要施,不缺乏就不施。如钙可在果树、茄果类蔬菜上,其它作物可暂不施,而且可以以叶面喷施为主。一般的大田作物,果树、瓜、蔬菜每亩用锌肥2—3斤,一般不要施过4斤,且应隔2—3年施用一次。果树、瓜、菜、茄果类蔬菜应施用硼肥,亩用量1—2斤,一般不要超过3斤,每隔2—3年施用一次。
(三)一次性施肥的最大用量。一次性施用肥料太大,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损失,弄不好还会烧苗。所以一次投入的肥料量,要考虑的即要保证作物这一时期对养分的需要量,又要不损害作物为前提。
碳铵:一般用在大田作物,基肥追肥均可,每亩一次的最大用量不超过150斤。
尿素:适用于各种作物,大田作物每次用量不大于50斤;经济作物做基肥不大于60斤,做追肥不大于30斤。
过磷酸钙:宜用于碱性土壤做基肥用,各种作物每次一般不超过200斤。
钙镁磷肥:宜用于酸性土壤,用量同过磷酸钙。
氯化钾:一般用在粮食作物和无盐碱危害的土壤上做基肥用,每亩每次最大量为40斤。
硫酸钾: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大田作物做基肥用不大于50斤,经济作物做基肥用不大于80斤,做追肥用不大于30斤。
磷酸二铵:施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大田作物一般做基肥,每亩每次用量不大于50斤,经济作物基肥不大于60斤,追肥不大于30斤。
硝酸钾:经济作物上中后期做追肥,每次用量不大于30斤。
硝酸钙:经济作物做叶面喷肥,浓度2.0%,每亩喷120斤—150斤。做基肥和追肥每亩每次不大于40斤。
硫酸钾三元复混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大田作物一般做基肥用,每亩每次在120斤(15—15—15),追肥量不大于60斤。经济作物用作基肥,不大于200斤,做追肥用,不大于100斤。
氯化钾三元复混肥:一般用在粮食作物只做基肥,一次最大用量为120斤(15—15—15为准)。
硫酸锌:一般做基肥用,大田作物每次每亩用量为3斤,经济作物4斤,也可用0.2%浓度液叶面喷施。
硼砂:一般做基肥用,大田作物每亩每次最大用量为2斤,经济作物3斤,也可用0.2%的浓度液做喷肥。做喷肥先用60度左右的热水溶解。
(四)基追比例的确定。对于大部分作物来讲,除了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追肥,这就涉及到基追比例的问题。
大田作物:有机肥、磷、钾和微量元素一般全做基肥用,而氮肥基肥的比例一般为50%--70%,而追肥为30%—50%,中低产田基肥的比例要大一些,而高产田比例要小一些。而有些大田作物,如棉花,生长期较长,磷、钾肥基施为70%—80%,20%—30%追施。
果树:有机肥、中微量元素化肥可全做基肥(落叶前施的肥料)。磷钾肥基施40%—50%,追肥50%—60%。氮肥10%左右基施,90%追肥。
大棚菜:有机肥、中微肥全做基肥。磷肥基肥占40%—50%,追肥占50%—60%;钾肥基肥占30%—40%,追肥占60%—70%;氮肥基肥占20%—30%,追肥占70%—80%。
三.如何科学的施用肥料。
在肥料的施用方法上,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要根据不同肥料的特性来合理使用好每一种肥料。如有机肥要腐熟彻底,做基肥与土壤混匀后施;铵态氮深施覆土;硝态氮做追肥施;磷肥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基肥为主,施用部位在根部活动范围内等。
(二)要以不造成作物肥害为前提。肥料施用不当会造成肥害。当前造成肥害的现象有如下几种:
1.有机肥施用不当造成的肥害。有机肥腐熟不彻底,用量大,施用过度集中,会造成烧苗现象。栽苗半月左右,下部叶片变黄,脱落,拔出苗子,根部发黑,外表皮剥落,根死亡。所以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彻底后施,并且同土混匀施。
2.基肥、种肥施用不当造成的肥害。有些沟植作物,像土豆,播种前在沟内施用了大量肥料,播种时再施种肥。肥料又离种子太近,盖上地膜,地温一高,肥料分解,造成盐分过高而烧苗。玉米也发生这种现象。改进办法,用量要适中,肥料与种子要间隔一定距离。
3.追肥间隔时间短,每次用量过大造成的肥害。大棚作物每水一肥,肥料用量大,养分含量高,间隔时间又短,追到一定程度后,土壤盐分积累,造成了肥害。改进办法,每次追肥要适量,一般7—10天浇一次水,追一次肥,磷钾三元复混肥的用量不能超过40斤。
4.果树用肥不当造成的肥害。现在很多果树冬前不施基肥,而把基肥同芽前肥同施。果树在肥料用量大时应在树冠的外沿挖30—50厘米环形沟时,但有些农户为了省时,直接施在树盘内。用量大,用的多,有些肥直接施在根上,使根受损,导致发芽晚,叶色灰暗,有时候一个大枝整枝死亡。
5.地膜上淀积肥料过多造成的伤害。大棚内作物,地上覆盖地膜,当冲施的肥料溶解性不好时,有些肥料会在地膜上面淀积,淀积的肥料分解时又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使作物底部叶片受损。改进办法,冲施肥质量要好,如肥料淀积过多应及时清理。
6.叶面肥过量造成的肥害。有些作物如西瓜叶面喷肥比较方便。在西瓜结瓜后,除了在土壤中施用大量的肥料,还大量施用叶面肥,导致叶片变厚,起泡,早衰。改进方法:叶面肥只是一种辅助施肥方法,当土壤不缺肥,而且根部吸收能力强,无需进行叶面喷肥。
7.苗期施用肥料过早造成的肥害。作物幼苗期,需要养分少,幼苗嫩,一般不需施肥。如果过早施肥,如大姜,有些姜苗刚出土就冲肥,结果造成了叶心的伤害。改进办法,一般作物苗期不要施肥,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时才能施用。
四.如何科学的确定肥料的施用时间。
何时施用肥料,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1.考虑作物的需肥规律。作物在苗期对各种养分均比较敏感,所以要施足基肥;大部分作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共同期需氮量较大,所以要在氮肥的最大效率期施用氮肥。
2.尽量减少作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作物生长期间,几乎所有的追肥都含有氮肥,而施用氮肥一定时间内,作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大量积累,而硝态氮过量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一次性收获的作物,收获前十天禁止施用各种肥料。多次收获的作物,要注意尽量在收获后施肥,一般不要在收获前施用。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3.合理确定作物的施肥次数。作物施肥次数多少决定于如下条件:一是土壤的砂粘程度。土壤越砂,容易漏水漏肥,所以施肥要少量多次,施肥次数多;而粘质土壤保肥保水,一次施用肥量可大些,可少施几次。二是作物的生长期长短。生长期长的作物,施肥次数要多于生产期短的作物。如有些叶菜如茼蒿,生长期只有50—60天,所以只要施足基肥,再追一次即可。而有些生长期长的作物,如大姜,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还需追肥3—4次。三是作物的收获次数。一般来讲,一次性收获的作物施肥次数少,而多次收获的作物施肥次数多。
【技术连接:www.cctv-07.com】
普创仪器——农业仪器专家!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风东街239号
潍坊普创仪器有限公司 电话:0536-8863618
【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平台公众号:nkypcyq 】